今天,小雯想分享的是棒子與胡蘿蔔。
最近,喜愛的明星林峯與苗僑偉,
合演了港劇-「雷霆掃毒」,
是香港TVB電視台推出的警匪劇,
內容是以香港「毒品調查科」為主的案件。
在一次的掃毒行動中,
行動組全員在毒品交易前一晚,
潛入毒品交易遊艇,放置相關監視器。
但某位組員因家中有人身體不適住院,
故在行動結束後,高級督察批准他先行離開,
由其他同僚進行後續收尾。
在該組員要離開之前,
才發現在精神恍惚下,遺留手電筒至遊艇上,
為免功虧一簀,高級督察與其他同仁們亦重新返回現場,搜尋遺留工具。
但此時,可疑的嫌犯們用完餐回來,
結果,在千均一髮之際,
大家找到遺留工具,亦全身而退,
無打草驚蛇,亦無人受傷。
結果就在眾人們開心的準備返回警署,
赫然發現總督察已發現此事,並準備進行懲處,
而不出總督察所料,
高級督察仍將所有責任扛在身上,以免下屬受到責罰。
總督察質疑高級督察一昧想要照顧下屬,
卻忽略紀律的重要性,
可能造成紀律不彰且寵壞下屬的後果。
但高級督察確認為,下屬平常都很拼命,
只是剛好這次家人住院,才會發生這種事情。
更何況,沒有人員傷亡,亦沒有打草驚蛇,
他認為,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即可。
於是,兩人就針對是否要懲處下屬,進行一番討論。
劇情陳述到此告一段落。
我們很清楚,紀律的貫徹,
是傑出團隊必要的規範,
但體貼與照顧下屬,
卻又牽涉是否能夠成功收服下屬信任與忠誠的關鍵。
棒子與胡蘿蔔,
到底要如何搭配使用,才能順利達成效果呢?
這答案,真的見仁見智;
這條線,也有點難拿捏,
連我,也無法確實掌握箇中奧妙。
前幾天,我與某擔任主管的朋友討論到這個議題,
我們討論到,
「上司與下屬的感情到底要不要好呢?
上司是否該適度涉入下屬的私事,以更加了解與照顧下屬呢?」
他說,原本,他認為應該上司應該要適度的了解與照顧下屬,
但是後來他將此問題與副手討論,
副手問他,
「如果下屬績效不彰,應該要請他離開,
但是因為上司跟下屬太熟,
會不會導致最後無法做出理性判斷與決策呢?」
也因為無解,所以他最後選擇不要太過涉入下屬的私領域。
聽完他的分享,我回應道:
我還是主張主管們在公私分明外,
亦要適度的涉入下屬私領域,
尤其是與下屬密切接觸的基層主管。
因為與中高階主管的不同在於,
基層主管會與這些下屬們密切接觸與合作,
透過適時的了解與涉入,
除了可以培養彼此的了解與信任外,
亦可藉此觀察。
更何況,
我們並沒有要求主管要對所有的下屬都要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只要針對有潛力,想培養的人選,進行深耕即可,
所以根本不會有下屬績效不彰要請他離開的矛盾,
因為,既然想要培養,能力總不可能太差吧!
每個人,重視的都不同。
套用在領導哲學裡,
當上司給下屬他要的,那即使是孫悟空,也都能夠收服。
有些人,要的是權利,有些人,要的是財富,
有些人,要的是尊重,有些人,要的是感情,
有些人,要的是被需要,有些人,要的是被肯定…
一切的一切,都要滿足彼此雙方的需求,
才能夠取得那個平衡點。
至於該如何取得那個平衡點,
我想,棒子與胡蘿蔔的交叉運用,就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