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人的療癒 

「一個人的療癒」這本書,主要想闡述「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的觀念。

本書提到,「不要難過了」、「不哭了,乖」、「時間會治癒一切」等常見的安慰用詞,其實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就像我們在安慰一個正在氣頭上的人時,安靜且專注的傾聽,可能會比理智的告訴他大道理更為有效。

作者約翰.詹姆斯與羅素.傅里曼,都是美國傷心療癒協會的成員,他們認為,「人之所以快樂,並非刻意忘記失落,而是學會了療癒自己。」在這本書裡,提到了一些自我療癒的方式,印象最深的,是打破以前的觀點─「用時間沖淡一切」,反而建議「宣洩情緒」,才能讓心靈對過去那些來不及處理的「關係」,作個真正的「了結」。

我想,這些就是心理學的奧妙之處吧!也許,我們常用的安慰方式,或者情緒處理,只是約定俗成的習慣,有時候並不能發揮應該要有的效果。許多行為可能是某些潛在因素的「結果」,必須追本溯源的找出「關鍵」,進行「了結」,才能徹底解決。

只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我們,真的有辦法找到那致命的「關鍵」,進而了解嗎?前陣子,商周出版了"寫給十七歲自己的一封信",裡面有許多名人分享了他們「了結」的方法,與坦承這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對於我們來說,也不失為一種嘗試。畢竟,每個人的內心都有秘密,都有那旁人無法觸及的禁地,這些隱藏在內的情緒,有些人很清楚的認知與接受,有些人則是懵懂的得過且過逃避,直到某天,某個人事物,刺激了他這方面的神經,衍生後續無法預料的行為與結果。

雖然,我相信人與人之間是信任與坦誠的,但是,總有某些人事物,是被我們隱藏在內心的角落,不想再被提及。然而,我們永遠不得知此事是否造成蝴蝶效應,引發後續的危機。這就像每個人的"心魔"一樣,如影隨形的跟隨,等待最佳時機。

既然,無法逃避,那麼,還是找機會面對它吧!有些人,很幸運的,身邊有值得信賴與坦白的親友們;有些人,因為某些原因,無法對身邊人據實以告;有些人,因為較為獨來獨往,亦不習慣向他人坦白內心真正想法。其實,不論身邊是否有人可以傾訴,學習自我療癒,的確是有其必要性。畢竟,人的一生,有太多過客來來去去,真正能陪自己走到最後,也最了解自己的,始終是自己。學習坦白,面對真正的自己,跳脫角色認知失調的衝突,重新,找到接納自己的辦法,或許,也是另外一條出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