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務上,雖然並非每個人在事業上,都能夠順利成為企業家或老闆,但在心態上,應該要擁有「成為自己事業老闆」心態。不論產業類別、職務高低、薪資多寡,具備「成為自己事業老闆」心態的人,總是能夠擁有較高的滿足感與快樂感。對他們來說,工作就是自己的事業,所有的工作內容是為自己而做,因為,自己就是自己的老闆。
想要在事業中,成為自己的老闆,必須要先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與目標為何。就像管理學上說的,「效果」(做對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比「效率」(把事情做好,Do the thing right)更加重要。為了幫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現有的工作,現在提供一個小測驗,以供大家進行檢視:
問題1:寫出自己平常最常做的五項工作內容。
問題2:寫出在這一季裡,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五項工作內容。
問題3:思考自己的主管,希望我在這一季裡,
完成的五項最重要工作內容。
檢視自己在以上3個問題的答案,思考:
1. 問題1與問題2的答案,是否有落差?
如果有落差,
代表自己現在的時間管理與資源分配,產生了問題。
2. 問題1與問題3的答案,是否有落差?
如果有落差,
代表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對於目標的達成,沒有太大意義。
3. 問題2與問題3的答案,是否有落差?
如果有落差,
代表自己現在認為重要的事情,不符合主管的期待。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3個問題的答案都相同,但在實務上,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不大。但至少,如果能夠讓問題1與問題3的答案,有高比例的重疊度,那麼就代表著,現在正在進行對的事情。
為了確認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往正確的方向邁進,建議可將此測驗的結果,與自己的主管進行討論,確認主管的要求與我們想像的是否一致。如果可以的話,每個月都可以重複進行這個測驗,以確保自己仍然往正確的方向邁進,不會有認知差異的無效率行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