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同樣的脾氣暴躁,


同樣的衝動任性,


同樣的過度敏感,


同樣的投入工作,


同樣的表達直接,


同樣的翻臉比翻書快,


同樣的氣完就沒事。


哈,


忽然發現,


原來某人跟我的個性相似度這麼高,


難怪我們可以當好朋友。


 


雖然稱不上一見如故,


但是認識不久後,


對他就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喜歡與此人親近,


雖然,曾經有人質疑問道,


此人太過冷漠,我怎麼還能跟他當朋友


我記得當時回覆說,又沒關係,他冷漠是他家的事,我想對誰熱情就對誰熱情,不需要管別人,


或許,也只有我這種怪怪的人,


才能持續不斷的熱臉貼冷屁股,


哈,也難怪曾有不少人疑惑的問到,你怎麼總是能跟那種比較特別的人當朋友?


哈,我想,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雖然,認識以來,


吵了不少次,


儘管多次氣到自己都決定要跟這個人決裂,


但是沒想到,


每次氣完,沒多久就忘了,


哈,難怪另一個朋友都見怪不怪,


老神在在的安慰我說,


明天就沒事了。


哈,果然就被說中,


真是被自己打敗。


 


最近,


在探索這段友情關係時,


昨日終於驚覺發現一個事實,


而這事實又不約而同的在今天,


從某人嘴巴看出來,


他說,"我就像鏡子,你看到我怎樣的對待你,就代表妳怎樣對待我"


雖然,似乎又是另外一種歪理,


但是平心而論,這句話的確有幾分正確性。


前幾天,在本書看到,


當我們討厭某人的某各特徵時,


就代表著對方反應出自己最真實,但卻不想接受的某特徵,


其實,會如此生氣,


只是因為對方顯現出自己最不能接受自己的弱點與特質,


所以才會特別有所反應。


當然,這又牽扯到另外一個社會行為,


就是想要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要先怎麼對待別人,


其實,別人的反應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主要都是存在於自己的心。


 


別人,


就像一面鏡子,


反應出自己的行為,


而我們是否能善用,或者珍惜這面鏡子所發揮的力量,


如同唐太宗對於魏徵一樣,


就會影響我們未來的成就與行為。


所以,


還是珍惜當下所有願意為自己說實話的人吧,


儘管,那句話也許會有點刺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雯 的頭像
    小雯

    小雯知識網

    小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