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中,提到了22種行銷法則。坦白說,有些法則與我們既定的觀念有所落差,對於不少企業來說,甚至是一種行銷做法的愚蠢反證。但是,不得不承認,有些法則,仍舊需要屈就於企業的文化與目標,進行策略調整。雖然這本書主要是針對企業或產品行銷策略,進行方針指南,但看完之後,我比較希望分享的是可以實際應用在生活的幾條法則,或許親和性會比較高一點。
相信大家都不否認「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第一眼的關鍵10秒鐘,會在我們的腦海中取得一個既定的印象,進而反射出我們對於某公司/某人/某事的評價。同樣的,大部分的人對於率先納入記憶的「品牌印象」,也會有較深刻的感受與記憶。因此,「領先法則」告訴我們搶先進入市場的重要性。然而,市場陷阱就這麼產生了。搶先進入的第一,或許會有較大的機會成為別人腦海的首選,但重點就在於「腦海記憶」。如果只是光搶先進入,卻沒有成功進入潛在顧客的腦海,那也是一種枉然,這就是「心智法則」教我們的關鍵。因為行銷是一種「主觀的認知」,任何意念只要在腦海中形成,就很難再去改變了。就如同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容易對於所有的「第一次」經驗留下深刻印象,因為所有第一次經驗的感受好壞,都會影響我們對於這公司/這人/這事的評價,很難再改變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說,身為服務業從業人員,需要注意所有的言行舉止與環境印象,因為當學生第一次進入公司時,櫃檯人員的態度與環境氣氛的感受,就會在他們心中產生一種主觀的認知,所以如何把握初次見面的那關鍵10秒鐘印象,就非常重要,這也是服務行銷中提到「人-People」與「實體環境-Physical」的重要性。
「獨特性」是一個很強的魔法,它會將人或事的價值,發揚到最大。想要成功找到自己的獨特性,就要嘗試找出一個能夠聚焦、平易近人又能確實反映現實的關鍵字眼。每個人都喜歡享有「獨特性」的榮耀,也具備「排他性」的不妥協,因此如何找出與強化自己的特色與優勢,而非一昧的模仿,則是成功出擊的「反向法則」。就如同每對情人相處時,很容易會產生只有你我之間才懂得「暗示」或「代號」,這些文字代表的並非表面上的意義,而真正深層的涵義也只有當事人才知道,而享有這種「只有你知我知」的獨特性,就是其中的不可取代性。
「將眼光放遠」是我們常聽到的人生/事業/企業營運指南,然而,卻有多少人能夠做到。一時的享受/快樂,可能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與心智,讓我們不知不覺中掉入危險的陷阱。舉例來說,「降價促銷」是企業常用來提升業績的手法,但殊不知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下,消費者習慣在特定期間,用「特價」的方式來購買產品,甚至心裡會產生「既然可降價,表示價值沒那麼高」的矛盾心態。長期來說,這種過度的促銷手法使用,會犧牲長期利潤,會侵蝕品牌的形象。就像說中也提到,很多生活的長期效果會與短期效果相反,一時的過度飲食也許能夠暫時滿足心中的空虛,但長期卻會造成健康的損害與沮喪;一時誤判熱潮為趨勢的投資,可能短期創造很高的利潤,但長期下來卻容易造成後續的負債,就如同以前曾經風靡一時的「蛋塔狂熱」,也是「成功法則」強調這種陷阱下的犧牲品。
無論是「長期觀點法則」、「品牌延伸法則」,或者是「犧牲法則」、「成功法則」,都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本業不顧,自大必敗」。「有得必有失」是一句很古老,附有強烈哲學涵義的警訊。想要什麼都會,什麼都懂,什麼都賣,成為「全方位」經營,不是不可能成功,但機會微乎其微。很多企業在壯大後,太過高估「品牌」的成功性,於是快速的擴張到其他領域,採用了多次的「品牌延伸」策略,卻忽略到當初的成功,是因為行銷策略的正確,當品牌過度的濫用,甚至涉及非自我優勢的領域,只會變成「四不像」的窘況,尤其當任何一個「SBU」或「產品線」出現問題時,如果沒有處理妥當,可能會連累「本業金雞母」,進而拖垮整個企業。
「坦誠無罪」是很多人的生活法則,不但存在於人際/愛情關係上,在品牌的經營上,只要妥善利用,也可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書中提到,太過正面的強調,很容易在消費者心中產生半信半疑的防衛機制,但缺點的坦誠,卻有卸除消費者武裝的效果。不過,使用這種手法必須要特別小心,就是這項「缺點坦誠」必須是顯而易見,又不傷大雅的「缺點」,而非那自身真正的致命傷。此外,要很快的將焦點轉移到正面訊息上,畢竟我們坦誠的目的並非道歉或自曝其短,而是要把握關鍵的那刻,建議一個能夠說服潛在顧客的利益。就如同我們在替學生進行口試模擬時,常會提出一個問題,就是「請簡單說明自己的缺點」。這時,如何說出那無傷大雅,卻又能夠轉化為正面缺點的「說法」,就非常重要。
「資源法則」提到一個很實際的觀念,就是「一個沒有資金支援的想法是毫無價值的。因此,為了要尋求資金奧援,你應該要有犧牲部分想法的心理準備」。的確,即使有再多,再聰明獨特的想法,缺乏資金或資源的支持,根本就如同空談,沒有任何意義。所以,當我們腦海中出現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創意或想法,如何付諸行動,將「資源」化為「支援」,就非常重要。「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如同我們生活當中,常有很多希望達成的夢想或目標,即使內心已萬般策劃,了然於胸,但缺乏「行動力」的執行,讓我們舉步不前,留在原地,幾年之後換來「如果當初…」的下場。所以,面對一切的決定,就要確實執行,付諸行動,才不會成為多年後的遺憾。就如同之前教育訓練曾經寫過的作業,「如果生命還剩下半年,到底還有什麼事情想做?」經過一番反省,或許可找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與意義,把握當下去做,才不會讓人生有任何後悔的遺憾。我想,「把握當下,不留遺憾」就是陪伴人生的最佳座右銘吧!
留言列表